开元体育国医大师李世茂:平脉辨治高血压病经验(正墟篇)
栏目: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:2023-06-07
对高血压的平脉辨证论治,下面就针对“正虚”病人从脉象和方药上介绍其治疗高血压的经验。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》云:“弦则为减。综观李士懋平脉辨证治疗高血压的方法,简要总结其用药特点如下。在临床上,“平脉辨证”是李士懋在张仲景思想的启悟下延伸出来的治病大法,即一切疾病均从脉象上找问题,也从脉象上找方法。他基于平脉辨证的基础上遣方用药,自是胸有全局。

中医脉学_脉源道中医能量养生_行者讲中医脉法

▲李世茂国医大师

关于从平脉辨证治疗高血压,下面就“正虚”患者从脉象和方剂方面介绍治疗高血压的经验。

01

正假

09

病例九:脉沉弦,诊为阴虚阳亢化风

李某,男,50岁。 2012 年 5 月 12 日首次访问。

平时高血压,冠心病,血压在160/左右,服用硝苯地平控制在130/。 现有头晕、心悸、胸闷、烦躁、睡眠质量差,无明显不适。 脉沉弦,细细涌动,舌质赤红,苔少。

证候:肝肾阴虚,阳盛化风。

宜法:滋补肝肾、平肝息风。

方总:三甲复脉汤。

行者讲中医脉法_脉源道中医能量养生_中医脉学

方药:生火龙果各30克(先煎)、炙甲鱼30克(先煎)、龟板30克(先煎)、白芍18克、地黄15克、地黄12克山茱萸、五味子6克、牛膝10克、桂皮8克、炙甘草8克、丹参15克。 7剂,水煎,每日1剂。 建议停用西药。

5月19日复诊,服药后心悸、头晕、嗜睡明显好转。 立即,血压为145 /。

注:初诊脉沉弦细涌,舌质红绛少苔,诊为肝肾阴虚,阳亢化风,三甲复脉汤加减。给予治疗。 脉象为什么沉弦、细而涌有疑问。 怎么能诊断为阴虚阳亢化风呢?

《滨湖脉学》云:“瘦瘦者属阴穴,见血血、血痢等症。” 好。” 脉沉弦,实为肝肾真阴不足,脉经不充盈之象。风阳上旋。《南京》云:“阴虚之病,心痛。”阴虚为奇经之一,属肝肾。叶天士说:“下虚者宜从肝治,补肾养肝,滋阴潜阳,平抑肝之治也。”

李世茂认为,临床治此以恢复其真阴为主,草木之品弱,用血肉之品方能见效。 脉象补肝肾,选用龟甲、鳖甲。 再加上他在方子里加了龙骨,其实就是这方子的妙笔。 一是以其潜性滋阴伏阳,敛正气; 房性”(陈修远语)就是治痰,防止痰随风火走动,肆意作乱。

行者讲中医脉法_脉源道中医能量养生_中医脉学

▲龟壳

010

例10:脉沉弦无力,右偶诊为阳虚水浸

马某,女中医脉学,49岁。 2012 年 5 月 6 日首次访问。

高血压3年以上,吃西药控制在130左右。 现在头晕、胸闷、气短、痰多、小便失禁,全身发冷,他没有明显的不适。 脉沉弦无力,舌淡苔滑。

证候:阳虚水泛。

宜法:温阳化水,健脾化痰。

方总:真武汤合苓桂术甘。

处方:茯苓10克、桂枝8克、白术10克、泡附子12克(先煎)、干姜6克、半夏9克、白芍9克、甘草6克. 7剂,水煎,每日1剂。 建议停用西药。

5月13日复诊,服药后头晕胸闷气短痰多明显好转,即刻血压140/。

注:初诊时脉沉弦细弱,舌质淡滑,诊为阳虚水泛。 用真武汤、苓桂术甘治疗。 有疑问,脉沉弦、细弱,为何诊断为阳虚水泛?

李世茂把脉诊为左阴右阳。 脉沉而微弱,右侧极强,谓之阳虚。 《金匮要略血痹劳证与治六脉》云:“弦减,减寒”。 又曰:脉弦则饮之。 张鲁豫又说:凡脉弦者,皆为阴伏阳之证。 分明是阳气不足,气馁,水溢。 小规矩是气血虚弱,跳动无力造成的。

李世茂在诊脉阳虚水泛时,认为人体内阳气不足,水湿内停。 按照叶氏的说法,温阳调水要同时应用。 阳虚则温于下身,阴盛则压于内,浊气消散则阳气扩张,故三焦水脉畅通,浊气消散。会被清除,血压会自动下降。 在这方中,他只注重白芍的单一味道,认为阳虚水泛之人“邪水一分,真水少一分”。 用白芍治此“护阴”也很重要。

中医脉学_行者讲中医脉法_脉源道中医能量养生

▲白芍

011

行者讲中医脉法_中医脉学_脉源道中医能量养生

病例11:脉细弦诊为气虚风行

范某,男,44岁。 2006 年 6 月 19 日首次访问。

高血压半年了。 药物控制在140/。 现在头晕,阵发性胸痛,气短,大汗淋漓,左上肢麻木,无明显不适。 脉弦弱,舌质可。

证候:阳虚气虚,虚风生发。 宜治:益气助阳,佐以疏风。

方药:生黄芪60g,泡附子15g(先煎),白术19g,党参15g,茯苓15g,桂枝12g,炙甘草6g,当归15g,全蝎10g,蜈蚣10条。 14剂,水煎,每日1剂。 建议停用西药。

7月2日复诊。胸痛减轻,头晕目胀,晨起恶心,脉微弱,舌淡无力。 以上加生黄芪至120克,附子30克改为30克,加山茱萸30克。 临床加减60余剂。 血压稳定在120/,没有其他不适。 退出。

注:初诊脉弦弱,经脉不养。 诊为阳虚气虚,肝风发芽。 给予大剂量黄芪治疗。 还有一个问题,为什么脉细弱会诊为气虚风动?

脉沉弱是阳气不能推动气血充盈经络所致。 经脉不充盈,则血宫失去温润滋养而变得黏稠。 此阳气虚弦。 阳气虚,清阳未达顶峰,虚风盗阳位,故头晕; 清场寒痹导致胸痛; 体液在坚固的保护下流失,大汗淋漓; 通经则导致肢体麻木。

李世茂认为,本案是阳虚气虚,肝气上萌所致。 治疗上宜重用黄芪补气、回阳、疏风。 世人云:“人参小则兴奋,大则抑制”。 殊不知两者都偏离了辨证论治的目的,属于气虚明显者。 益气,坚守病机,凡有佳效。 而张锡纯说:“黄芪性温,味微甘,能益气,又能行气,善治胸中气滞。”

因此,李世茂认为,黄芪集补气、升行、息风于一体,与全蝎、蜈蚣等品配伍,实为治疗气虚型高血压的佳品。

行者讲中医脉法_脉源道中医能量养生_中医脉学

▲黄芪

012

案例12:肾虚气虚脉证

赵某,男,69岁。 2011 年 8 月 2 日首次访问。

5年前患脑梗,血压高,多在170/左右,服用硝苯地平控制在150/。 头晕时痛,脚踩棉花似的,昏昏欲睡,无明显不适。 脉弦坚,尺弱,舌质暗,苔厚中黑。

证属:肾虚风动。

宜法:补肾祛风。

方宗:地黄饮子。

处方:地黄12克,山茱萸15克,麦冬10克,五味子10克,巴戟天10克,肉苁蓉12克,菖蒲9克,远志10克,茯苓12克,天麻15克,泡附子10个克(先煎)、桂皮8克(后)、鹿茸胶12克(溶化)、全蝎子10克、蜈蚣10条。 14剂,水煎,每日1剂。 建议停用西药。

8月16日复诊。服药后脚软,嗜睡稍有好转,血压随即140/分。 药已致病,微加微减。 服六十余剂,血压恢复正常,即停药。

注:初诊脉象弦硬,尺弱,诊为肾虚化风,加减地黄饮子。 有问:脉弦坚,尺弱。 怎么能诊断为肾虚风动呢?

行者讲中医脉法_中医脉学_脉源道中医能量养生

《金匮要略·血痹劳痹证治六》云:“强者为减。” 减少意味着不足。 此脉弦硬如真脏腑脉,脉指胃气不足,弦多胃少,本虚实盛之证,不可贸然开断,犯“虚、假、实”的戒律。 尺弱说明肾阴阳两虚,肾虚不能助五脏化风。

河间熟地饮子可治疗风痱、肾虚阳痿,为阴阳双补之方。 《素问·麦解篇》曰:“阳之所谓……入中者为疹,阳衰则为疹。若内发作转则为痱。”此肾虚也,少阴不来,厥也。” 本例属下虚上厥,厥气逆上,脉弦坚,而气虚为肾气亏本,故用熟地补阴阳。 在归、附、巴戟天、肉苁蓉等方剂中,李世茂认为肾虚必有上阴之邪。 此四味本为祛浊阴,不可轻易去除。

另一方用山茱萸,因为李世茂最能诠释张锡纯“木气最厚,涩则顺,故亦能益九窍行血”之意。 故重用,一为克制真气,防止其外泄; 二是防止温阳之品致气上行不节而浮。

行者讲中医脉法_中医脉学_脉源道中医能量养生

▲山茱萸

用药特点

综观李世茂《平脉辨证论治高血压法》,简述其用药特点如下。

平脉辨证,不分用药。

临床上,“平脉辨证论治”是李世茂在张仲景思想的启发下拓展出来的一大治病方法,即凡病要从脉象中找问题、解决问题。 他根据平脉辨证调配药方,顾全大局。 治疗高血压,就是在脉象上调和阴阳气血,在方剂中体现方剂强泻。

善于应用药物提高疗效。

临床注重药物配伍,喜欢对症下药。 龙骨与牡蛎同用,滋阴潜阳,化痰平肝; 全蝎与蜈蚣同用,可散风止痉; 钩藤合用,有平肝息风之功; 陈皮、半夏、菖蒲,三药合用,化痰健脾,防止肝风夹带痰内扰。 这些药对精简实用,或二药合用,或三四为一组,药精不杂,方剂简单但疗效显着,高血压临床治愈率高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。

总之,高血压病的病机在于阴阳失调,气血失调中医脉学,非一言以蔽之。 调和阴阳,行气血,升者降,降者升,寒者温,热者寒。 血压百病皆可治。 ■

【内容编译自:《中国中医药杂志》,2013年8月29日第四版,作者:刘志兴,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扁鹊医学会,针灸系李晓杰,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艾灸推拿学]


本文由:开元体育提供